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新基因突变造就“吸血鬼症”

2017-09-07 17:00:08生物通

卟啉症(Porphyrias)又称吸血鬼症,属8个已知血液疾病之一。患者亚铁血红素(heme)合成机制受损。影响亚铁血红素的不同遗传变异引发卟啉症的不同临床表现形式。

 

 

入夜饮血的临床原因

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EPP)是最常见的儿童卟啉症。皮肤对光敏感,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感到疼痛、灼热,皮肤起水泡。

“EPP患者都是慢性贫血者,这使他们感到非常疲劳,因为白天不能出来活动,他们的脸色非常苍白,耳朵、鼻子等暴露部位经常起泡。”

 

白天呆在室内,同时经常输血使亚铁血红素保持一定水平有助于症状缓解。在古代,人们夜间出入,喝动物血的行为可达到类似效果。添油加醋后,就衍生了吸血鬼传说。

 

《PNAS》最新文章报道,一个新发现的遗传突变会触发EPP,这一发现为全球卟啉症治疗难题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靶点。

 

EPP超自然症状性质

为了生产亚铁血红素,机体(主要是肝脏和骨髓)需要经历“卟啉合成”。遗传缺陷会影响这一过程打断机体生产亚铁血红素。亚铁血红素生产减少导致原卟啉组分(如原卟啉IX)积聚,堆积在血红细胞、血浆和肝部的原卟啉IX就会引发EPP症状。


原卟啉IX遇光后,它会释放化学物质破坏周围细胞,因为即使是透过窗户玻璃的微量阳光也会让EPP患者皮肤发红、发热和肿胀。

 

通过深度基因测序,Paw课题组发现了CLPX基因突变,该新基因突变与线粒体蛋白折叠有关。

 

神话与现实

不同遗传突变对卟啉症的影响将为纠正基因缺陷、治疗疾病铺平道路。虽然吸血鬼的故事并不真实,但提供创新性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卟啉症患者生活却是迫切的实际需要。

 

 

原文标题

 

Mutation in human CLPX elevates levels of δ-aminolevulinate synthase and protoporphyrin IX to promote 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