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对抗四种癌症:基因检测能否技高一筹?

2017-09-15 08:00:10解码医学

 

不久前,荷兰足球传奇克鲁伊夫因肺癌逝世;梅艳芳、罗京、傅彪、姚贝娜……也因癌症离开了我们。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312万例,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按照人均期望寿命计算,中国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

 

北京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是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前列腺癌。而女性第一位的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体癌。

 

“张学良又抽烟又喝酒,活了101岁,为什么你要让我戒烟戒酒?”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主办的中国癌症防控高峰访谈上,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指出,除了外因影响外,遗传因素也非常重要,这导致同样环境下,相同的生活方式,却有人会得癌症。

 

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治愈几率较高

 

肺癌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长兼科普宣传部部长、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指出,肺癌晚期转移速度很快,目前缺乏有效的晚期治疗手段。尽管肺癌一般5年生存率只有15%,但早期肺癌或超早期肺癌经过手术根治后痊愈几率非常高,并不可怕。“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关键。”支修益表示。

 

肺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发现非常困难,大部分有临床特征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肺癌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机会。

 

液态活检可降低基因检测费用

 

传统方法:高危人群应每年体检时进行低剂量螺旋检查,帮助发现肺癌早期结节,甚至是毛玻璃样变化。

 

靶向治疗:目前,针对肺癌的靶向治疗已经非常成熟,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为患者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物。比如携带有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使用针对EGFR基因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率高,生存期延长。

 

结直肠癌:便血可能是结直肠癌信号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发病多在40岁以后,但在疾病的早期,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都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能够得到早期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仅占全部该病患者的5%

 

北大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第三病区主任武爱文指出,结直肠癌患者首诊时症状以便血最多(占48.6%),尤其是直肠癌患者;其次为腹痛(占21.8%),尤以结肠癌患者为多。如果你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进行性缺铁性贫血,尤其是老年人,要引起格外重视。

 

粪便DNA检测早筛结直肠癌

 

传统方法:结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粪便隐血试验、肠镜检查被发现。武爱文建议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而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手段。

 

早筛:可以通过分析粪便中的遗传物质(粪便DNA),发现直径1cm以上的早期结直肠癌肿瘤。针对肿瘤家族史,可通过对受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基因测序,依据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判断受检者遗传性肿瘤的风险,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遗传咨询和预防指导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患者,还可以辅助医生从基因水平评估目前治疗方案的疗效、明确现有药物是否存在耐药、辅助医生明确新的治疗方案等。

 

肝癌:远离肝癌不难牢记“三步曲”

 

肝脏是人体的代谢和解毒“车间”,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也因此成为肿瘤高发地段。

 

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脏肿瘤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陆荫英指出,肿瘤的生长离不开“培植”它的温床,预防肝癌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肝癌并不难,牢记“三步曲”。

 

第一步: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和水,避免过多食用高脂肪食物。

 

第二步:酒要少“沾”。

 

第三步: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基因检测可提供癌症全周期管理

 

传统方法:健康人群每年体检一次,患有肝病或其他疾病的人群,每6个月体检一次,肝硬化人群每3个月检查一次,主要查血清甲胎蛋白(AFP)B超检测,筛查体内有无癌变。

 

早筛:针对有肿瘤家族史的家庭,有很多基因检测产品可预测遗传风险。但针对体内已有癌症而不自知的患者,基因检测早筛产品目前仍在研发,有的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但并未真正进入临床应用。

 

靶向治疗:基因检测可以对肝癌中的手术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术后监测等方面对患者提供帮助。

 

乳腺癌:女性超40岁隔年检查乳腺

 

多年来,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乳腺癌粗发病率已超过60/10万,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中心主任医师李金锋提示,乳腺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

 

乳腺癌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有些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与未婚未育、未哺乳的人、抽烟、酗酒有关。部分女性因为服用一些含雌激素的保健品也可能导致乳腺癌风险增加。

 

新靶向药物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

 

传统方法:4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隔一年至一年半进行规范查体,包括乳腺B超和钼靶X光检查。有家族史、基因突变的高危患者必要时要做乳腺核磁检查。年轻女性也应两三年检查一次,但这一年龄段的钼靶X光检查应少用或不用。

 

早筛: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家庭成员可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预测乳腺癌风险。

 

靶向治疗:在治疗方面,基因检测也为靶向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新的靶向药物,如赫塞汀、拉帕替尼等,临床应用于复发转移风险很高的患者(HER-2高表达或HER-2基因扩增),使这些高风险人群的复发风险降到相对较低的水平,使其预后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