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20年增长110倍,转基因作物“来势汹汹”,我们吃得消吗?

2017-05-13 00:38:35面子精选

上周四,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了《201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2016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851亿公顷,从1996年至今的20年间翻了近110倍。

 


 

在种植了转基因作物的26个国家中,19个发展中国家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54%,而剩下的7个发达国家占46%。也就是说,目前,全球已经有近一半作物由转基因作物构成。

 


 

然而,与高速增长的种植面积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人们一直无法改变的对转基因作物的误解。即使是在转基因作物如此普遍的现在,仍然还是有许多人对其持有怀疑和反对的态度。

 


 

许多欧洲民众一直把转基因食物“妖魔化”,甚至将其称为“frankenfood(食品怪物)”。


 

(反转基因的游行抗议)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也不止一次的提出反对转基因作物的说法。


 

《转基因报告:崔永元美国转基因食品情况》纪录片)

 

转基因,这种技术真的那么坏吗?

 

转基因技术,指的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需要的目标转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基因技术就是研究人员通过科学的手段加快了物种进化的速度,并让其像更利于人类的方向进化。

 

让我们感谢转基因技术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乙肝疫苗就是将乙肝病毒中具有抗体的一部分基因转入酵母菌里生成的。这种转基因乙肝疫苗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排异反应,成本也十分低廉,从而得以大量生产,让我国92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除了乙肝疫苗外,丙肝疫苗、百日咳疫苗、狂犬病疫苗,甚至胰岛素等都是转基因技术的产物。

 


 

《美国转基因作物发展》报告指出,通过种植能够抵抗病虫害的转基因作物,全球每年节约近47300公斤的杀虫剂,因为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的用量,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19%;高产的转基因作物帮助减少了1940万公顷农业用地,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其效果相当于减少了约230亿公斤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另外,通过转基因技术,还能使部分物种获得疾病和细菌免疫的功效。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使奶牛具备了抵抗牛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这种病菌不仅会对奶牛等牲畜造成影响,还会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

 


 

既然转基因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人们还是反对它,哪怕是在了解其原理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去接纳呢?其实只是心理上过不去这个坎罢了。

 

心理抗拒转基因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熟悉是接受的基础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发现,熟悉程度是人们区分“天然”和“非天然”的重要标准。在我们的认知中,越熟悉就越天然;而越陌生,就越复杂、越“非天然“。


而人们在判断两者时会存在认知上的偏见,即天然的一定是好的,而非天然的就是坏的。任何事物,只要进行了人为干涉都会被定义为“非天然”,比如转基因食品,尽管它们早已登上了大部分人的餐桌。

 


 

晕轮效应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当一个人或事物的某种特性给我们留下极好的印象后,就会像月亮的晕轮一样,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人们就会倾向于根据最初的特质来判断他/它其他方面的特征,反之亦然。对于转基因,大家只看到了它“非天然”的一面,而不愿或者说是忽略了它的优点,也就从心里抗拒它。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人类会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对于靠人工制成的转基因产品也就有着不信任的态度。面对转基因产品,我们其实可以采取更宽容的态度来看待。


 

我们现下追捧的纯天然有机农作物和肉食,其实也是老祖宗们最初驯化了野生物种,经过一代代筛选培育产生的,这些食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非天然的、人工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