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基因检测指导精准药物治疗,氯吡格雷等药物需做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2017-08-02 14:02:38上誉华夏基因

 

近年来,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从 4P 医学,即预测、预防、参与以及个体化医疗,发展到第五 P:精准(precision)医疗。

伴随着精准医疗的提出,针对肿瘤、遗传病、传染性疾病等的基因检测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并关注。

自2003年第一个人类基因被测序后,由于技术的更新,费用的降低,和基因相关的检测技术及服务开始大量涌现,多组学技术蓬勃发展。

一系列的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以及大数据分析,对大规模筛查、精准用药、精准治疗等也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从而逐步带来整个医学发展的一场变革,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用药变成现实。

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个体的药物相关基因(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受体基因)进行检测解读,临床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资料实施给药方案,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这种基因导向的个体化用药,它代表着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个体化药物治疗完美结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脱落的口腔黏膜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预知身体患疾病的风险,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情况,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从而通过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避免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2005年3月22 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颁布了面向药厂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呈递(Pharmacogenomic Data Submissions)”指南。

该指南旨在敦促药厂在提交新药申请时依据具体情况,必需或自愿提供该药物的药物基因组学资料,其目的是推进更有效的新型“个体化用药”进程,最终达到视“每个人的遗传学状况”而用药,使患者在获得最大药物疗效的同时,只面临最小的药物不良反应危险。

2010年3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氯吡格雷的药物说明书中增加了关于其代谢不良的“黑框警告”,重点强调对此类患者进行调控氯吡格雷代谢(CYP2C19)的基因检测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以及相应抗血小板策略的调整。

 

同年6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专家小组结合上述警告发表了相关报告。本文结合上述两份文件,对“黑框警告”的临床意义加以简述。

 

 

 “黑框警告”的内容:

警告:氯吡格雷代谢不良者,其在体内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发挥药物作用的活性形式,药物疗效因而显著降低。

提醒:医生应了解目前可以对编码CYP的CYP2C19基因进行检测,可以选择进行此项检查来判断患者CYP2C19的功能。

建议:已经证实的氯吡格雷代谢不良者,医生应考虑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或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

 

 

 



▲视频告诉我们,为什么使用氯吡格雷,需做用药指导基因检测?


2014年以来,我国CFDA和卫计委密集推出基因测序相关政策。

2015年3月份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精准医疗计划即将启动。

2015年7月31日,我国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专家委员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和《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并拟在2030年前,中国精准医疗将投入600亿元,国内精准医疗将在巨额资金带动下为我国医疗方式带来全新的变革。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的适合人群:

1、通常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接受某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如心血管药物、精神病药物、消化道药物、抗病毒药物)

2、有过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史或家族成员中有过药物不良反应的人

3、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

4、经常接触有毒物质的患者

5、使用某种药物效果一直不理想,病情控制不稳定的患者

6、某些特殊人群:儿童和老年人等适合作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在国内,象华夏基因这样在技术领先一步的基因检测公司,已在大力推动用药指导基因检测的推广与普及,如氯吡格雷用药检测、肝脏药物代谢用药检测、抗高血压药物检测,降血糖药物用药检测,肿瘤靶向用药指导检测等,将进一步推进基因检测技术在疾病检测、药物临床等领域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