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手术后全无痛,基因编辑可做到?

2017-05-13 20:38:17平衡与健康

基因技术与疼痛

(视频来自优酷,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火烫手,痛感在手,还是在脑?

火不慎灼手时,大脑感觉到痛,立马指挥手部肌肉收缩运动,远离火。这个完整的过程开始于手的感受器(下图圈圈)——感觉神经传送信号——大脑——发出指令到运动神经——指挥手的运动肌。据此,可以通俗地将麻醉分为:局麻就是把局部(手)的感受器及其末梢神经麻醉。而神经阻滞麻/半麻就是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达。而全麻就是把大脑感觉疼痛中枢麻醉。

手术后不镇痛,问题很严重

手术后有80%病人处于中度到重度疼痛。手术之后,疼痛的影响,康复之路艰辛而漫长。

以往手术后病人止痛方法是只给些止痛片,严重一点的,注射止痛针。结果,用药后能缓解,之后,又被痛折磨。应付疼痛耗时、费力、效果不如意。

后来,有了镇痛泵机器,镇痛泵内的止痛药物数天内以持续、微量注射到手术后病人身体内。有需要的,还可以继续加止痛药。

病人不再痛不欲生,从8~10分痛,下降到4~5分痛(疼痛的专业评分标准)。镇痛泵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


 

未雨绸缪,止痛效果更好

传统镇痛泵是在手术结束后开始给药。后来研究发现,将给药时间提前到手术尚未结束时,超前镇痛效果更好,疼痛能下降到1~3分。

疼痛的发生,机制很复杂,不仅涉及到伤口外伤,还涉及人的情感等因素。

举个生活中例子,一个人脾气尚未爆发时,说些好话,可能很快心平气和。发火之后,好话就不那么管用了。疼痛发生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旦启动,不容易缓解,在第一块骨牌倒下之前,不必费大力气就可扶正。后来,镇痛泵的配方有新的改进。

止痛药物增多,套路也在增多

手术后使用镇痛泵并非每个病人都舒服。有些病人常规剂量不佳,把药物加大到极限还有7~8分痛。怎么办呢?

医生采用“围追堵截”方法,把作用于不同环节的药物联合起来,有些是针对伤口的,有些负责阻断疼痛信号传送的,有些则是安抚情绪的。这种组合止痛方法,称之为多模式镇痛。

近年,加速手术后康复(ERAS)措施,对疼痛治疗提出更高要求,止痛涵盖整个围术期,包术前给预防性药物,让病人自我感觉好坚强;手术当中充分而完善的止痛处理;手术后疼痛治疗。

作者认为,在这三个环节处理上,第三个环境的止痛效果,病人能够客观及时反馈。第一个环节则需要医生主动去干预,一旦病人紧张恐惧情绪爆发(表现在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再干预就困难了。第二个环节,止痛药物用量是否够,需要考虑因素和干扰判断的因素比较多。因为手术全麻通常需要用麻醉药、肌肉松弛药物和止痛药物三种(点击链接,了解更多麻醉药物祝福台前幕后所有医生节日快乐!)。

三种药物搭配合理,麻醉质量就好。搭配不合理的情况,媒体有报道,而且还打过官司。如“术中知晓”,就是肌松药用足,而麻醉药不够,病人虽然丝毫不能动弹,但脑子完全清醒,手术全过程,哪位医生哪位护士说了啥,一概记住。如果是止痛药物不够,结果可想而知。

现在应用多种监测方法以及疼痛治疗措施改进,手术后疼痛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即便如此,任何一种止痛方法,都不能保证所有的病人有效,根源在于有些病人基因特点,对止痛药物不敏感(没有效)。

“先天无痛人”与基因技术止痛

基因技术在心血管,肿瘤,癫痫等治疗,完全可以按照个人基因特点提供个性化敏感药物治疗(可点击链接了解广东国盛医学,竭诚为医药科研服务)。基因与疼痛的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英国剑桥大学的杰弗里·伍兹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街头表演者,刀割不觉痛,而他们真的没有疼痛感觉,研究发现是因为他们体内基因发生突变,造成的先天无痛感,这个基因名为SCN9A。

不求全无疼痛,能否根据个人基因特点,选择止痛药物治疗呢?

与疼痛密切相关的细胞色素基因(CYP2D6)、阿片受体基因(OPRM1)等等疼痛基因的发现,个性化的疼痛治疗,理论上和动物实验已经可行。

基因技术日新月异。人工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可以修改一个基因或多个基因,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基因组。在美国,国立卫生院下属的DNA重组咨询委员会于2016年通过决议,批准CRISPR肿瘤基因治疗方案进行人体临床测试。



 

在疼痛领域,先天基因缺陷可导致“先天无痛人”而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可以应用于疼痛治疗?

作者采访美国硅谷基因专家邓博士,他说“基因编辑技术医学前景广阔,该技术理论上可以让“先天无痛人”变回正常痛觉的普通人;相反,某些对疼痛超敏人士(风吹一下皮肤都会疼痛),通过基因编辑治疗,也能恢复到正常疼痛感。”

手术后,全部病人,完全无痛,或许基因技术完全可以做到。甚至,可能还会被人利用于商业魔术表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