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别告诉我:我有基因突变!

2018-01-04 17:32:20医学信使

当全面基因检测越来越普遍时,病患与专家都在思考如何面对“意外发现”


去年春天,28岁的墨菲(Laura Murphy)去看医生,她想知道,一直长在后颈部的皮肤改变是否由基因突变所造成。这要是在以前,也许5年前,医师可能只会针对这个问题来做检查;但现在的医师,倾向针对一系列遗传疾病来检测基因突变。墨菲的检查结果发现,皮肤改变的确是遗传缺陷所导致,但也发现,她还有其他遗传基因突变。



墨菲这种基因突变会让她比较容易罹患长QT综合征(心律周期中,Q、T波段间距过长导致的心脏疾病),大大增加了心因性猝死的风险;患者受到任何惊吓,例如恐怖电影或是让人从沉睡中惊醒的闹钟,都可能令心脏产生极不规则的跳动而致死。


由于这是在检查其他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的,医师便把这种预期之外发现的结果称为“意外发现”。但这些发现并非不小心看到,实验室的确是在检测特定基因是否有问题,只不过意外发现到其他基因的问题。


上文的墨菲是化名,但应该很快就会有许多类似案例出现。由于到诊所与医院接受全面基因检测的人越来越多,代表未来会有越多的人出现意外发现;只是现代科技虽能帮我们找出基因突变,医师与病患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意外发现。


未知的未知


 

各种不同检查带来的意外发现,早已困扰着医师与病患,例如,约有1/3的CT会看到意外发现,心脏扫描有可能会看到邻近肺脏的奇怪阴影,但要继续探究这些意外发现,例如透过手术或做更多检查,本身也有风险,更不用说病患可能会产生严重焦虑。后续的追踪检查经常会发现,这些阴影根本找不到任何东西,只不过是正常变异,也没有任何健康上的不良影响。


不过,基因检测看到的意外发现,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不确定性更为严重。人们对大多数基因组突变如何影响身体健康所知不多,因此难以单就突变本身提出可靠的治疗方法或应对措施。而且,纵使知道突变的潜在风险,也可能要有环境因素的配合才会发展成不良后果。因此,有突变基因不代表一定会造成伤害,遗传不等于命运。



以墨菲为例,她的医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遗传学家兼医学教授艾凡斯(Jim Evans)说,墨菲的基因突变意味着她有50%~80%的机率罹患长QT综合征,但突变本身不代表一定会罹病。但为了安全起见,他建议墨菲去看心脏专科医师,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处理,这包括可能要开始服用β阻断剂来调整心律。


由于检测基因组的费用已大幅下降到约1000美元,可以预期难以判读结果的情形将会越来越常见。从预先选定的约两万个基因所组成的个人“表现子组”(提供蛋白质制造指令的基因组部份)取得信息,通常要比针对单一基因做更精准检测来得便宜。因此,科学家与制定政策的相关人员正急于建立指导原则,来规范病患需要知道多少检测结果,并协助他们面对无可避免的意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