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关于大肠癌筛查:粪便基因检测能媲美肠镜?

2018-01-05 17:00:11爱谱希龙肠道健康

大肠癌是如今常见的恶性肿瘤,如今筛查大肠癌最广泛的方法是通过肠镜。肠镜检查素来有着“金标准”的称号,但是受多种条件制约,无差别的普遍运用还不现实。除肠镜之外,国内的肠癌筛查还依靠大便隐血,然而大便隐血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许多消化道疾病都可能干扰到结果,所以很难被信赖。近年来,一种新型技术——粪便基因检测开始在肠癌早筛的市场上风生水起。


 


 

大肠癌治疗以预防为先


 


 

众所周知,癌症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肿瘤会迅速的衍变乃至恶化蔓延。尤其是大肠癌,传统的治疗观点都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究竟不同的时间节点与大肠癌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早期大肠癌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表明病情已到中晚期,癌肿可发生在大肠内的任何部位。所以,当下对大肠癌的早期预防及治疗都是不小的困难。我国早期肠癌的检出率不足10%,每年有超过19万人死于肠癌。医学界主张,50岁以上人群至少应该做一次肠镜检查;而高危人群,如体重超标、长期便秘、有家族肠癌史、直肠息肉患者、消化道肿瘤患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便血患者,均应定期进行肠道检查,防止大肠癌发生和进展。


 

比较肠镜和粪便基因检测


 


 

肠镜检查,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它是一支细长可弯曲的仪器,直径大约1厘米,肠镜通过肛门进入直肠,可让医生观察到整个大肠粘膜的情况。肠镜检查的优点是准确,既能检查又能治疗,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息肉等癌前病变可通过肠镜下微创手术切除。缺点是检查过程比较痛苦,加上仪器在大肠里面“九曲回转”,易造成穿孔出血。有些隐蔽地带长了息肉可能还会漏诊。此外,肠镜前期的肠道准备比较繁琐。


 

大肠癌一般发生在结直肠的上皮组织,先向肠腔内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有肿瘤细胞脱落到肠腔内并随粪便排出,这些肿瘤细胞含有特殊的成分,例如发生了突变和甲基化的基因,它们可以作为肿瘤标志物。粪便基因检测技术就是通过捕捉和检测这些标志物,来判断受检者是否可能患有大肠癌或者癌前腺瘤。对于不愿做或者无法耐受肠镜检查的人来说,粪便基因检测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粪便基因检测的多重优势


 


 

早在2014年8月,FDA便批准了首个非侵入性大肠癌筛查试剂盒,可通过分析粪便基因来筛查大肠癌;同时,该试剂盒已被纳入美国联邦医疗保险。粪便基因检测能够广泛应用在普通人群筛查里,它超前发现、使用安全、居家便捷、检查成本低。当下运用粪便基因检测技术的品牌众多,比较知名的如cologuard、昌瑞得等。其中,昌瑞得粪便基因检测技术拥有高达91%的灵敏度及85%的特异性。总体的诊断结果十分可靠,其针对性靶点相比国外同类产品更适合国内人群。


 

众多研究表明,不论是肠镜还是粪便基因检测,需要肠癌筛查的均可选择。联合使用,功能互补,优势更加明显。例如,肠癌高危人群进行的肠道检查较多,如果频繁使用肠镜可能难以接受,存在抗拒心理。这时就可以选择粪便基因检测,而粪便基因检测结果呈阳性者,也可再进行一次肠镜检查,确保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