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基因解密—维生素D基因检测

2017-05-23 17:01:27精准健康DNA

  维生素D的发现

1913年,美国科学家Elmer McCollum和MargueriteDavis在鱼肝油里发现了一种物质,起名叫“维生素A”,后来,英国医生Edward Mellanby发现,喂了鱼肝油的狗不会得佝偻病,于是得出结论维生素A或者其协同因子可以预防佝偻病。1921年Elmer McCollum使用破坏掉鱼肝油中维生素A做同样的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抗佝偻病并非维生素A所为。他将发挥作用的物质命名为维生素D,其也被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

 

 

维生素D的吸收

维生素D是固醇类衍生物,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作用于小肠黏膜、肾及肾小管,主要功能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利于新骨生成和钙化。从食物中得来的维生素d,需要与脂肪一起才能被吸收,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与回肠。正常人皮肤中含有一种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也可转化为维生素D3,因此,维生素D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维生素D的作用

除了对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之外(主要是促进钙等矿物质的吸收),维生素D还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帮助治疗糖尿病;对调节细胞繁殖起到关键作用,通过防止细胞过度繁殖,维生素D就能预防某些癌症。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维生素D可能对身体极其有害,心脏病、肺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摄入不足(体现在高维生素D或钙食物摄入不足、阳光照射不足)或者需求量较大(体现在生长发育、机体存储不足、生病或者疾病药物影响)都容易造成维生素D缺乏。但就其根本来说,个体遗传差异是影响维生素D缺乏的底层因素,所以才有检测基因的必要,提前预知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情况。

 

 基因与维生素D

GC基因(Group-specific complement gene)编码VDBP蛋白,即维生素D结合蛋白,是维生素D在体内代谢和循环过程中主要的转运蛋白,参与VD及其代谢产物在血液与细胞膜之间的运输,在这个基因的rs2282679位点的突变能够降低VDBP蛋白结合转运维生素D的能力,导致体内非活性维生素D的积累和活性维生素D的水平下降。因此对于基因变异的个体会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应增加膳食维生素D补充及户外活动。

 

上海中优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采用专业精准的基因检测设施设备、为每一位用户制定其专属的健康管理套餐,让大众更加了解和认识自己与家人的健康风险和体质特征,并进行预防和提前干预潜在问题,提供完整的落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