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测天赋、测性格、测婚恋?基因测序市场乱象值得警惕!

2017-06-06 22:22:01半月谈

     

为解开人类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始终在不懈求索。作为科技进步的一项红利,基因工程正逐步走出实验室、走进寻常人家,为世人提供审视生命的新角度。


       新生儿缺陷筛查、靶向药物研制、易感基因检测等,正越来越深远地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伴随红利而来的,还有对科技成果作用的误读与夸大。

 

基因测序竟包罗万象
     

近来在部分报纸上、户外广告牌上,有的基因测序公司连续投放广告。内容多是号称利用DNA样本进行基因测序,进而帮助家长确定孩子的天赋特长与发展方向。还有的公司宣称通过基因测序技术,能够确定人的性格,甚至能预判青少年早恋倾向。


       位于北京的一家基因技术公司,推出所谓“男女性格、嗜好配对基因检测”,以帮助人们尽快确定与自己情投意合的“意中人”。这些检测项目既包括进取心、节俭程度、焦虑抑郁倾向等性格因素,还包含咖啡因偏好、甜食偏好、香菜偏好等生活习惯。

 

 

王小明 xx日晋升-XXX经理
xxx岁在xxx地邂逅xxx结婚
智商xxx 情商xxx 
在xxx遇到命中贵人xxx
进取心xx焦虑程度xxxx
       

基因测序如此“神通广大”,价格自然不菲。而且不同公司的价码与检测方法相差不小。像儿童天赋的测试,有的企业分为情商、智商、运动等大类,走完整个流程花费就超过10000元;有的企业则按检测基因的个数收费,每个基因300元,根据不同类型组成近千元至两千多元不等的检测套餐。


       在样本采集手法上,有的公司需扎破手指采集血样,有的则是采集口腔脱落细胞。

 

基因测序有用也有限
       

2013年,根据基因测序结果与风险评估,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茱莉完成了预防性的乳腺切除手术。


       采取这一措施的缘由,就是在她身上存在着BRCA1基因缺陷。这一遗传缺陷令其罹患乳腺癌的几率超过80%,是正常人的17倍以上。

        由于这一典型案例,基因测序“治未病”的功效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2003年多国科学家联合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后,基因工程技术成果走向大众化应用的鲜明范例。
       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授刘奇迹告诉记者,安吉丽娜·茱莉的例子说明基因测序的有效。

      “BRCA1与BRCA2基因均为肿瘤抑制基因。其缺陷带有遗传性,茱莉的家族此前已有多人患上癌症。基因缺陷与病症出现实际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刘奇迹说。
       

业内专家认为,基因测序等前沿科技成果将会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近,公众既能享受科技昌明带来的便利,也要认识到技术总会存在局限性。


       刘奇迹表示人的高矮胖瘦、生老病死与基因关系密切,但目前很多常见疾病的遗传机制并不明确。如果将人类基因组比作一团毛线,现代科技虽能描绘出这团毛线的模样,但如何严格论证确认特定基因与具体疾病的因果联系,仍是一个浩瀚的工程。

     “确认这个基因的作用,才能对症下药。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靶向性药物就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刘奇迹说,天赋的确存在,但哪些基因带来哪些天赋并不像靶向药物一般明确。以当前的技术条件,更不足以预测命运。

 

读懂基因仍有待时日
       

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基因检测技术推广普及,基因测序的成本逐步下探,目前已降至每人1000美元左右。


       价格的走低,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看懂基因测序的结果。刘奇迹表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够基本满足大规模商业化基因测序的需要。但基因测序不同于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测,没有数值区间可供参考。测序结果的解读因而显得格外重要。
       业内人士透露,基因测序对人才要求极高,既要有生物医学方向的专业素养,又要对基因测序有深度了解。遗传咨询师专门负责测序报告的解读,但这一职业群体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一位在基因测序企业工作的专业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基因测天赋主要依靠基因样本与公司的样本数据库进行比对。如果孩子某个基因表现优良的话,就认定其在一些方面有特长、有天赋。并且基因测序行业自身存在发展短板,比如有的基因测序企业,直接套用国外基因数据库,或自有数据库样本量偏少,都会影响测序结果解读的准确性。


       当前国家虽出台部分硬性指标,但行业标准仍缺乏政府层面的指导。由企业制定行业标准,不同企业对标准的遵循就会产生偏差。

 

标准缺失的原因

☑ 削弱检测结果的合理性
 影响公众对基因的认知
 容易滋生“夸大”与“误导”的宣传
     

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已被明确列入虚假广告的范畴。


来源:半月谈
 

记者:萧海川


监制:孙爱东
 

编辑:魏春宇 郑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