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生命 守护健康

按照基因检测,就能精准培养孩子?小心交了智商税

2017-06-27 12:36:53家长进化论

 

前段时间,我在“Vista看天下”的公众号中看到一则报道,内容依然有关如今焦虑的中国家长。 
 

这则新闻中,对孩子的前途忧心无比的父母们,在听说了“天赋基因检测”的技术后,便纷纷将孩子的DNA样本送去检测,希望通过基因,来了解自己的孩子天赋在哪、智商和情商几何,以及属于什么性格类型,好在将来因材施教、精准培养。

这种精准栽培的方式,简直再中产不过了。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条件差点,连这种基因检测都不会去做;而假若物质条件比中产更好,就不大会太考虑才艺学习的性价比了。

我们也在这篇《有了孩子,就有了烦恼》中说过,中产家长焦虑的根源,就在于自身学历、资源、地位的不可继承和不可传递性。

他们无法留给子女保证一生无忧的经济资本,所以只能倾尽所有,将自己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通过陪伴和教育的方式传给孩子,而且这个传递效率,可能还不是百分之百。 

这样一来,很多中产家长,就不得不带孩子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兴趣课,希望孩子早日刷满各方面的技能点。

然而,现在高质量的才艺课价格不菲,如果样样都学,不少家庭还是吃不消的,加上孩子一定会有不适合、不喜欢的兴趣,就注定会有一些投资成为沉没成本。 

所以,中产家长既想让孩子接受尽可能多的能力拓展,又不想有所浪费。

所以在送孩子上兴趣班之前,他们可能就会在心中,稍稍考量一下投资收益比,思忖一番哪些兴趣孩子能坚持到底,又有哪些兴趣班最初就没有投资的必要。 

于是,配合着家长们对精准投资的需求,很多生物科技公司,就打着“天赋基因检测”的旗号应运而生。 

这些公司,和买账的家长们,都抱着这样一种假设:

如果能检测出孩子有哪方面的天赋基因,以及他们的智商有多高、情商有多强,还有他们的性格适合何种培养方式和职业方向,那么这种精准教育和投资,肯定高效又省钱。 

就这样,家长们趋之若鹜,而基因检测公司们,只要提供一份看上去科学的报告,就能让焦虑的家长满意而归,自己也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又有调查指出,这些基因检测,实则是把家长们带入了高科技陷阱。因为很多检测机构的报告中,并没有提供相关文献,甚至还有公司,以不相干的文献滥竽充数。 

而检测结果,也是将统计学上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相混淆,片面地将“关联关系”当作“因果关系”,让家长们以为,只要检测出与某种天赋有相关性的基因,无论相关性多大,孩子就等于有了这种天赋。 

这种文献上的敷衍和逻辑关系的混淆,外行的家长们很难将其看穿。

而买了账的家长回家以后,就很可能会遵循报告结果,放心大胆地为孩子进行大量投资。

如果孩子有天赋,又感兴趣,还有持续动力去学还好,而倘若孩子只是与某种才艺有相关基因,而并没有相关能力,或者根本对其不感兴趣,那么最终结果,则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天赋基因检测的事件,让我有了一个思考,那就是之所以这些家长这么迷信基因检测,一是因为它看上去很科学、很靠谱,让人觉得更可信;二是因为,这种狂热的背后,潜藏着人们的一种认知,那就是“基因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基因能够决定人生”。

这种逻辑漏洞百出、简单粗暴,忽略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父母自身思维格局和教育方式,也无视了孩子的生活环境、童年质量和亲子关系,似乎只要有了某种基因,而且照着这种方向培养,那么孩子就一定能成功。 

我们之前的文章曾多次提到,一个人的健康、学业、事业、情感等各方面,从来不是单独由先天基因决定,而是始终处于遗传基因与环境经历的不断动态互动。

并且,环境也是能够改写基因的。 

不过,从如今社会上的基因检测热潮中,还是可以看得出,并非所有家长都明白这种“基因环境互动理论”。 

所以,我还是认为,非常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阐释一下为什么一个人是基因与环境的共同产物。 

基因与环境,如何塑造我们一生? 

之所以依然有很多人相信“基因决定论”,那是因为基因的确也很重要。100%基因相似性的同卵双胞胎,确实比50%基因相似性的异卵双胞胎,要拥有更多相像的地方。 

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不得不慨叹基因的强大。 

但另一方面,当同卵双胞胎的外表、行为出现一致性的时候,就很容易让人们先入为主地着重于他们的相似点,而自动忽略了不同点,因为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 

在这样的主观认知偏差中,人们对于基因的强调,就已经到了太过刻意的程度。

大家不仅认为基因不可改变,甚至也有人认为,如果一个人身上带着笨人或穷人的基因,那么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 

更可怕的是,很多时运不济的人自己,就是“基因决定论”坚定不移的拥护者,他们一边遗憾自己出身或命运的不幸,一边又在自嘲中放弃与命运的抗争。 

有的人一时笨拙,也会因为坚信基因难改,而索性自暴自弃。于是,一时笨拙就变成了永久平庸。

而有的人,现状贫穷困窘,他又坚信自己身上带着甩不掉的穷人基因,继而在颓丧和沉沦之中,也就真的越来越穷。

所以,这些人的笨拙、贫穷,正好契合了人们的刻板偏见,让“基因决定论”的信徒,更加坚定不移地劝说人们放弃努力。 

然而,基因其实仅仅设定了我们人生中的某些发生概率,但这个概率,远远不足以决定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之所以站在不同的社会坐标点上,除了基因,其实还有很多因素,共同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而这些因素,其实就是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教育方式、社会关系、文化环境等等。 

基因与环境的力量抗衡

那么,基因与环境,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比例,塑造我们的人生呢? 

有一项2015年5月发表在期刊《NatureGenetics》上的研究,在对1450万对双胞胎进行了50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人与人在性格、疾病、能力和天赋等方面的差异,有49%来自基因,51%来自环境。 

这就否定了“基因决定论”中,“基因比环境更重要”的论点。从数据上看,尽管只相差2%,环境也显然也比基因更重要。 

而在不同人的不同方面,这两个数字还会有所变化,时而基因压倒环境,时而环境战胜基因。 

比如,双向情感障碍,有70%源自基因,30%源自环境;人的免疫力中,有75%的因素由基因决定;肥胖有40%来自基因,60%来自环境;一个人的幸福感,50%来自父母遗传,50%来自生活经历。 

还有一项研究来自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 ,结果于2017年1月发表在期刊《PLOS ONE》上。这个研究旨在探究,人与人之所以存在很大差异的上网习惯,多大程度上是被基因所影响的。 

在基因与环境的研究中,绝佳的研究对象,就是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这个研究也不例外。

研究者对8500名16岁的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进行了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调查,结果发现,遗传基因对所有种类的网络媒体使用,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这个影响,是通过遗传率(heritability)来表现的。所谓遗传率,在这个研究中,就是孩子们在网络媒体使用习惯的差异,在何种程度上,是可以归因于基因因素,而不是环境因素的。 

比如,喜欢上网娱乐的人,遗传率是37%,也就是这种偏好的形成,37%来自于先天基因。同样,其他上网习惯的遗传率,分别是线上教育(34%)、线上游戏(39%)、社交媒体(24%)。 

虽然,基因与人类的上网习惯的形成有相关性,但这些比例都没有达到50%。

也就是说,人类上网的习惯,仍旧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塑造。 

而这个研究也发现,环境因素,可以解释人们网络媒体使用习惯差异的三分之二。

比如,一个多子女家庭中,有的孩子有自己的手机、ipad,而有的孩子没有,或者家长对某一个孩子的上网管得很严,而其他孩子则比较宽松。这些差异,都会导致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网络使用习惯。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遗传率的数据,这些数据都表明,一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绝不是能够简单地完全以基因或者环境来解释的。

两者的力量,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还有一个英国的研究表明,就连你居住区域的不同,也会导致基因与环境解释力度的迥异。 

基因与环境谁重要,还要看你住在哪里

这个研究依旧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研究者对6759对双胞胎进行了12年的跟踪调查,并在双胞胎们12岁的时候,对他们的一系列认知能力、行为特质、成长环境和学业成绩进行了评估。

然后,研究者根据结果绘制了一副地图,结果惊人地发现,基因与环境的互动结果和平衡程度,也就是彼此影响的百分比,是和居住地强相关的。 

比如,在英国大多数地区,孩子之间在“校内行为问题”这一项上的差异,有60%可以被基因解释,而在东南部,基因似乎就不再那么重要,因为基因对差异的解释力度还不到50%,而环境的影响更显著。 

至于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研究者猜测,可能是因为孩子的行为,与家庭收入密切相关。而如果将“基因——环境互动地图”与英国的“收入不平等地图”对比,就会发现很多相似的地方。 

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 

一般来说,智商的平均遗传率是70%。也就是说,人与人智商的差异,有70%可以用基因来解释。而在不同的地方,这种遗传率依然是不同的。

比如在哈佛大学,智商的遗传率就成了90%。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能够进入哈佛的人,如今几乎都来自富裕的中产及以上家庭,父母学历佳、收入高,并给孩子提供了绝佳的教育机会。这样一来,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物质条件、父母学历背景相似,剩下的差异,就几乎都是基因了。 

而相反,如果你去美国底特律郊区,也就是贫困蔓延、毒品泛滥的区域,那么智商的遗传率就几乎是0 ,也就是人与人表现出的智商差异,基因的解释力度几乎没有。 

这是因为,环境的力量太强大了。(关于环境如何影响孩子未来,点击这篇文章

在这样的糟糕环境中,孩子从胎儿时期就会受到各种健康威胁,儿童早期也得不到有效教育和陪伴,并且贫困带来的嘈杂、拥挤、压力,和周围社区中的毒品威胁、有害环境,都会直接损害孩子的认知能力。

这样一来,即使孩子拥有高智商的基因,也差不多要被糟糕环境抹杀殆尽。 

所以,如果你想预测一个人是否成功,与其查看他的基因序列,不如先看看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父母学历和收入如何,以及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会更加靠谱。 

为什么环境的力量如此强大?

从上面的内容中,你可能已经有了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基因即便很强大,但环境的力量,似乎要更胜一筹。 

的确,不过环境的力量,要比想象更加强大。

最新的研究还发现,儿童早期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还可以直接改变基因,既转变基因表达方式、决定基因何时开启和关闭,以及是否全部发挥作用。 

这一点,在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一篇论文中,得到了证实。 

下面,我们简要解释一下,环境究竟是如何侵入人体细胞,对基因进行改写的。 

一个孩子会从父母的身上,遗传到成千上万个基因,这就叫做结构性基因组(structural genome)。 

科学家将基因组,比喻为电脑的硬盘。而我们知道,一部电脑的顺利运行,需要操作系统来指导硬件做什么。相应地,基因组中,也需要负责发出指令、给出指导的“操作系统”,这个核心系统就叫做表观基因组(epigenome)。

表观基因组,会决定基因做什么,以及具备什么样的功能。 

而这个基因中“操作系统”的构建,依赖于各种各样积极或是消极的生活经历。

比如,丰富的学习机会和生活环境,就能促发积极的表观基因组改变,从而激发更多基因的潜力,让大脑得到丰富有益的刺激,为未来获得更有效的学习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反,有毒、有压力的生活情境,就容易对基因产生负面的“化学签名”作用,促使基因发生消极的转变。 

这些改变,既可能非常短暂,也可能持续永久,要看相应的生活经历和周围环境是否持久和深刻。 

比如,一对同卵双胞胎,即使拥有100%相同的结构性基因组,也会因为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导致他们的表观基因组逐渐得到改写。

而又因为表观基因组担任着核心的“操作系统”功能,因此有些基因的表现,就会发生改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因变异”。

这就解释了,虽然很多同卵双胞胎身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依然有不少同卵双胞胎,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不同的行为、能力、健康程度、学业成就水平和职业成就的原因。 

曾经一项研究的研究对象,就完美证实了这一点。 

有一对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双胞胎姐妹Judy和Ann。她们的原生家庭处于工人阶层,亲生父母无力抚养她们,因此就把Ann送给了一对50多岁的夫妇抚养。 

这对夫妇的条件稍好,处于当时的中产阶层。因此,家庭背景出现的差异,就直接导致了两姐妹走上完全迥异的成长之路。 

Judy的父母奔忙于工厂,总是留她一个人在家玩耍,自然放养居多;Ann的父母总有时间给予陪伴,倾向于协同培养。 

Judy由于缺乏约束,早早就走上了混迹街头的道路,15岁退学后在家具厂工作;Ann完成了高中后,由于养父退休,就去做了白领工作。 

此时,两姐妹的人生,似乎开始有了交集。 

她们几乎同时怀孕,Ann提出辞职,Judy也退出了当时正在上的护士课程。而她们俩的择偶标准,也惊人地一致,两人的丈夫都热爱酗酒、行为暴力。 

不过,即使丈夫的选择有所相似,但二人婚姻的走向,仍旧出现了很大不同。 

Ann的婚姻并未持续多久,她毅然离开了暴力成性的丈夫,回到了养父母的家,养父母也欣然接纳了女儿,并为其提供了充分的包容和支持。 

而Judy的婚姻,则持续了整整17年。

持久的婚姻,并不是说Judy有多幸福,而是因为她学历低、没工作,21岁就有了三个孩子,父母也提供不了丝毫保护和支持。就连她的母亲,都要求她“自己选的婚姻,哭着也要走完”。

所以,Judy的人生,没有一丁点希望和选择,只得忍辱负重。 

除了婚姻,Ann的社交能力更强、行为处事灵活变通,最终学历更高、收入更好,健康程度更好;而Judy行事鲁莽、缺乏思量,频繁陷入困顿,健康程度也频频堪忧。 

遍览两姐妹的一生,纵使她们有相同的基因,最终也走在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上。 

原因也很简单,环境使然。 

Ann进入了中产家庭,接受了中产式的教育方式,得到了更多关注、爱意和支持,人生成功的可能性自然更高。

而Judy始终在工人阶层家庭,得到父母的关注甚少、教育不足、物质匮乏,也就缺少了很多人生机会。 

Ann和Judy的故事告诉我们,基因的力量,有时候真的敌不住生活经历的改写。 

退一步看,她们二人生活的迥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幼儿早期就出现的生活经历差异。 

而科学家也告诉我们,胎儿时期和婴幼儿时期是人类大脑、心脏等器官最早发育的时期,因此此时的生活经历,会促使表观基因组发生关乎结构、功能和表达方式的化学改变。

而又因为表观基因组存在于组成器官的细胞中,因而就会对大脑等重要器官,形成永久性、无法改变的影响。 

例如,在我们的《体罚如何损害孩子大脑》一文中说过,胎儿时期和儿童时期,暴力体罚带来的压力,会让人未来应对压力时更加脆弱、自我修复力也更低。 

从基因角度解释,就是如果母亲在孕期,或者孩子出生后经历过消极、有压力的生活(忽视、虐待、暴力等),那么就容易使孩子表观基因组发生化学改变。

这种化学改变,会改变大脑中管理压力荷尔蒙,也就是皮质醇的反应系统,从而改变人应对威胁、危险时的反应模式(对抗还是逃跑)。 

一旦基因被改变,就会接二连三发生连锁反应。

大脑结构、功能,以及孩子的行为都会发生变化,而压力反应系统的不健康,就非常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以及哮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身体隐患。

除了负面的生活经历,化学药品过量摄入、营养不足等问题,也会在长期阶段内改变表观基因组,从而影响基因功能的正常表达。 

比如,妈妈在孕期摄入过量叶酸、胆碱和维生素B12,都会有特定的基因被关闭。而镉、铅、镍等重金属,也会使特定基因被过度激活,从而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很多器官,在胎儿和婴儿时期都非常敏感而脆弱,外来物质很容易影响基因的表现方式,从而永久性损害正常的机体功能。 

所以,和《有什么能力,比智商、情商和家庭背景更重要? 》一文相同,妈妈需要在孕期杜绝烟酒、毒品、重金属和高压环境,而在孩子婴幼儿时期,也十分有必要提供充满温暖、支持和爱意的环境,以免让他们的基因产生永久性消极改变。

根据近些年的研究,除了生活经历和外来物质,其实还有很多因素,足以在不经意中改写基因: 

  • 你的父母、手足、朋友、次生家庭、同事、其他人;

  • 传染病;

  • 上百万生活在你身体和体内的微生物;

  • 生活习惯,比如饮食、运动、睡眠和压力;

  • 环境洁净程度和拥挤程度;

  • 荷尔蒙;

  • 年龄;

  • 性别;

  • 压力;

  • 宠物;

  • 触摸;

  • 被孤立;

  • 母亲子宫;

  • 玩耍经历;

  • 性行为;

  • 工作环境;

  • 青春期;

  • 学习行为;

  • 出生顺序;

  • 是否运动、久坐或久站;

  • 上网;

  • 太阳(以及太阳下的任何物质)。

可以说,任何物质、任何时刻,你的基因都有可能被改写。 

所以,从这一部分中,我们知道了,基因并不是被刻在体内、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整个人生中,随着外在环境、生活经历的长期浸润,而发生暂时或永久改变的。

尤其那些在胎儿、婴幼儿时期被改写的基因,甚至会代代相传,改变下面几代人的基因。 

所以,从孩子最初被孕育的时期,父母就有了维护健康基因的任务,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改变孩子,乃至整个家族后代的基因。 

结语

如果你曾经坚信,一个人自从出生,他的基因就已经既定、无法改写的话,那么读过这篇文章以后,你可能会有了新的认知。 

基因对行为的指导,常常让人无法抗拒,但你怎么就知道,你身上现存的所有基因,是从出生伊始就被写在自己体内的,还是在人生某个阶段,因为某些经历、事件和环境,而被改写的呢? 

如果一个没有生活经历和互动经验的婴儿,表现出某种特殊的秉性、脾气或爱好和倾向的话,我们尚且还可以肯定地说,那十有八九是基因使然。

但如果一个几岁、十几岁孩子,甚至几十岁的成年人,表现出和自己父母相似的习惯、性格和喜好时,我们还能笃定地说,这一定就是基因而非环境的缘故吗? 

也许,他就是在日复一日的观察、模仿中,变得和父母越来越像的呀。 

一个脾气暴躁的父母,可能通常也会有耐心不足、暴戾乖张的孩子,或许并非是因为暴力写在了他的基因中,而是由于父母的暴躁和环境的压力,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孩子的基因,从而让他也成为了暴躁之人。 

所以,即使手握一份天赋基因检测报告,倘若家长不注意自己创造的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以及亲子关系,那么即使按照里面的基因倾向于培养孩子,也很有可能事与愿违,最终交了智商税。 

独立思考是个好东西,希望你也有,更希望你能在习惯中,传递给孩子。

 

 

References:

Grainne Fleming. CHILDHOOD OBESITY: NATURE OR NURTURE? STUDENT PSYCHOLOGY JOURNAL VOLUME II

Danielle M. Dick.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Psychological Traits and

Disorders. Annu Rev Clin Psychol. 2011 ; 7: 383–409. doi:10.1146

A Marti, MJ Moreno-Aliaga, J Hebebrand and JA Martı´nez. Genes, lifestyles and obe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2004) 28, S29–S36. 2004

William Valdar, Leah C. Solberg, Dominique Gauguier, William O. Cookson,

J. Nicholas P. Rawlins, Richard Mott* and Jonathan Flint.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Complex Traits in Mice. Genetics 174: 959–984 (October 2006)

Thomas J. Bouchard, Jr., Matt McGue.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Human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ley InterScience DOI 10.1002/neu.10160